为做深做实残疾人诉讼服务和多元解纷工作,进一步总结宣传人民法院携手残联在落实《关于为残疾人提供更加优质诉讼服务的十条意见》方面的有益做法,发挥典型案例指引示范作用,3月7日,最高人民法院会同中国残联共同发布6个残疾人诉讼服务和多元解纷典型案例。

长沙市天心区人民法院“商某与某物业公司物业服务合同纠纷调解案——无障碍诉讼服务助力妥善化解涉残疾人物业服务合同纠纷”一案成功入选!

图片

商某与某物业公司物业服务

合同纠纷调解案

基本案情

商某是一名盲人按摩师,每天中午11点左右出门上班,晚上9点多回家,加班回家已是凌晨。因所住小区电梯缺少无障碍设施,商某回家之路困难重重。有一次因为走错路,敲错门,邻居十分愤怒。好在对方知道商某是视力残疾人后消了气,将他送回家。之后,商某多次找到小区物业公司,希望对方能够加装盲文和语音播报系统,消除出行障碍。因问题反映多次,迟迟没有得到解决,商某选择不交物业管理费。小区物业公司因此向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人民法院起诉,要求商某缴纳拖欠两年多的物业管理费共5000多元。

调解过程及结果

本案虽为物业服务合同纠纷,但引发双方争议的核心在于物业公司是否应为残疾人提供无障碍设施。为此,法官多次来到商某居住小区“上门调查”,亲身体验因无障碍设施缺失所导致的生活不便。商某表示,自己有稳定收入,每个月两百多元的物业管理费并不算多,只要物业公司能够加装盲文和电梯语音播报系统,就立即缴纳物业管理费。之后,残联调解员与物业公司进行沟通。物业公司表示,之所以不同意商某提出的安装无障碍电梯要求,主要是出于两方面考虑:一是在开发商建设电梯时未配备相关设施;二是该物业公司没有安装无障碍设施的先例,商某不能以此为由不缴纳物业费。法官和特邀调解员多次来到物业公司,共同向负责人阐明升级电梯无障碍设施重要性。

双方最终达成和解。物业管理公司承诺,将尽快为电梯加装盲文和语音播报系统。商某表示尽快缴纳拖欠物业管理费,双方矛盾最终得以化解。

典型意义

本案系涉残疾人物业服务合同纠纷。湖南长沙天心法院严格落实对残疾人格外关心、格外关注要求,充分尊重视力残疾人无障碍诉讼需求,在商某进入法院时,积极引导其使用无障碍地图、无障碍服务桩、无障碍明盲示意图等智能设备,为其准确提供法院无障碍路径和设施信息。同时,邀请残联特邀调解员共同参与调解工作,帮助残疾人打开心结,促推纠纷及时妥善化解。在调解过程中,一方面,法院借助无障碍庭审直播系统,在记录调解笔录时,相关文字同步到商某手机端,通过文字转语音功能帮助其实时获取相关信息。另一方面,在签字前,法官和调解员将调解协议内容逐字逐句读给商某听,消除商某在沟通中的信息障碍。最终不仅促成该起物业纠纷妥善化解,还推动物业公司安装无障碍设施,最大限度消除残疾人出行障碍,保障残疾人平等、充分、便捷地参与和融入社会生活。

优化诉讼服务 天心法院一直在路上

近年来,天心区法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最高人民法院“一站式多元纠纷解决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的决策部署,以及最高法、中国残联联合印发的《关于为残疾人提供更加优质诉讼服务的十条意见》要求,以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诉讼需求为导向,以推动更多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为目标,加强无障碍建设和适老化改造,探索多元解纷新路径,努力以基层法院之力让公平正义更加可感可触可见。

2021年后,天心区法院基于建设“便民 规范 智能 高效”的综合性诉讼服务平台的目标,开始着力打造无障碍示范法院,并全方位优化诉讼服务功能。

一方面,天心区法院着力加强无障碍建设和适老化改造,历经多年,最终完成了无障碍诉讼服务三大版本建设,包括保障无障碍出行、无障碍立案、无障碍庭审的1.0版无障碍建设硬件改造;开发无障碍网站、增设无障碍自助设备、升级“针对性”诉讼服务的2.0版无障碍“智能”改造和实现残障人士等特殊人群“快速立案”、方便残障人士等特殊人群“参与庭审”、加强残障人士等特殊人群“司法保护”的3.0版无障碍诉讼服务升级改造。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2023年初,天心区法院“大力加强无障碍诉讼服务建设 切实保障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诉讼权益”脱颖而出,成功获评全国法院十大最受欢迎一站式建设改革创新成果,同年年底,天心区法院获得全国二星级无障碍环境认证,成为湖南省首家、国内唯一一家获得无障碍环境认证的政法机关。

今年年初,最高人民法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在推动党建业务深度融合过程中的优秀案例进行通报表扬,天心区法院“‘党建聚能有爱无碍’切实保障残障人士诉讼权益”党建业务融合案例喜获表扬!

另一方面,天心区法院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积极打造“多矩阵 全链条”多元解纷大格局,通过构建“1+1+5+N”诉调队伍,与多个街道、单位合作,引入各方调解资源,形成纠纷化解的强大合力,努力推动更多矛盾纠纷预防在基层、解决在萌芽、化解在诉前。在一起涉及123名员工的系列劳动争议纠纷案中,天心区法院邀请多方力量参与调解,最终在法官与特邀调解员的指导帮助下,仅用时一周,便促成双方达成一致,这件关乎百多名员工生计的系列劳动争议纠纷案件被成功化解。

在应对收案数连年上升的金融类案件中,天心区法院联合长沙仲裁委员会成立司法仲裁协同中心,邀请华湘公证处、湘融商事调解中心等组织入驻,共建“诉仲调一站式”解纷平台,为辖区内银行提供仲裁调解服务,多点协同、多元解纷。“诉仲调一站式”解纷平台运行仅半年,天心区法院受理涉金融类案件便同比下降了8.92%。2024年一整年,天心区法院共委派长沙仲裁委仲裁调解立案2890件,调解成功1658件,自动履约率达97%,涉案金额达5630万元,银行不良贷款回款率由5%提高到25%。

天心区法院结合长期以来的具体实践和经验积累,从立足本职工作,服务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角度,创造性提出“建立立体多维全能自动调解治理机制”,这一机制在2024年湖南省委开展的“献策湖南”金点子征集活动中,从3.1万条金点子中脱颖而出,入选“献策湖南”十大金点子。

图片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天心区法院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大司法服务供给,充分挖掘多元解纷效能,切实保障特殊群体平等、充分、便捷参与矛盾纠纷调解和诉讼,以人民群众更能感受到诉讼方便、解纷高效、司法公正、法治温暖为目标,做实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

【作者:】 【编辑:周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