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金不昧、路不拾遗是传统美德

也是社会共识

宁乡一高校学生不小心丢了手机

想要从拾得者手中拿回却费了好大功夫

还惊动了警察

12月7日下午,某高校一学生在放假回家的公交车上不小心丢失了身份证和手机,随后通过微信联系上了拾得者胡某,胡某却表示要该学生支付一些“感谢费”。

一时没有那么多钱的学生只好将情况告知给学校老师,老师便拨打了报警电话。夏铎铺派出所民警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锁定了胡某的具体身份,并联系胡某要求其返还手机和身份证。随后民警带领学生找到胡某拿回了手机和身份证,并对胡某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教育。

事后,夏铎铺派出所民警第一时间帮助学生解决困难的工作态度,得到了家长和学校师生的高度好评。

宁乡公安蜀黍们

第一时间解决群众困难的工作态度

值得我们点赞

有人值得点赞

有人却让人“唏嘘”

安安要提醒各位市民

捡到失物拒不归还

或企图从中获利

都有可能触犯法律!

1. 捡到手机拒不归还犯法吗?

捡到手机或其他贵重物品,如拒不归还,失主可以以对方不当得利为由,提供证据,根据丢失物品价值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返还财物,如数额较大,可能构成侵占罪,可以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条规定,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2. 捡到手机变现或“盗刷”钱财要承担什么责任?

拾得他人手机后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其他手段将手机变成现金或是通过手机上微信或其他银行账号密码转账获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则构成盗窃罪。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3. 捡到手机后遗失要赔偿吗?如再次丢弃要担责吗?

拾得人在捡到手机后,应当妥善保管,可以通知失主领取或送交公安机关。如果拾得人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导致手机遗失、毁损,拾得人要进行赔偿和担责。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三百一十四条规定,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

第三百一十六条规定,拾得人在遗失物送交有关部门前,有关部门在遗失物被领取前,应当妥善保管遗失物。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使遗失物毁损、灭失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4. 捡到手机归还时可以索要“酬金”吗?

在失主没有发布悬赏的情况下,捡到东西的人并没有权利索要“酬金”,但是如果在保存失物过程中产生诸如保管费、送还失物差旅费等费用,是可以要求失主支付的。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一十七条规定,权利人领取遗失物时,应当向拾得人或者有关部门支付保管遗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费用。

警方提醒寒假在即,警察蜀黍特别提醒广大学生,一定要保管好自己的财物,提高防扒防盗意识,谨防被盗。此外,不管是财物遗失还是被盗,事主都应该第一时间报警。

【作者:】 【编辑:唐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