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区湘湖街道湘湖社区坚持党建引领,采取“三微治理”法,协调多方力量共解家门口“麻纱事”,着力打造“无诉社区”和“平安社区”。


“微网格”找准问题

  湘湖社区流动人口较多,邻里矛盾纠纷化解难。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网格员通过小区微信群、党员联系群、朋友圈、楼道粘贴宣传单等多种方式宣传推广社区的“11号我要咨询”法务咨询二维码,准确告知居民咨询时间和方式。同时,网格员还沉入网格,与居民、物业沟通,准确发现苗头性问题,及时进行追踪登记,并建立台账,切实将矛盾发现在源头。

  通过小程序,网格员将居民反馈咨询的问题实时登记,按照问题类别和处理难易程度进行分类处理。如高空抛物等问题,可直接通过网格员上门劝导化解矛盾。而物业纠纷、人身伤害等责任界定难、专业性强的问题,则建议居民进行法务咨询。


“微服务”突出实效

  “诉源治理工作站”成立后,每月11日,芙蓉区法院法官针对居民反映的问题,为居民提供一对一的专业法务咨询,通过专业调解将居民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芙蓉区人民法院驻湘湖社区“诉源治理工作站”揭牌成立。

  除此之外,社区还开发了“11号我要咨询”便民法务咨询服务小程序,居民只要“扫一扫”便可自主登记诉求。同时,采取“专家问诊”分时间预约咨询模式,节约居民等待时间,提高咨询效率和居民满意度。

  为了方便居民了解咨询事项,社区和法院明确组织机构和联络人,特别是法院还根据每期咨询事项类别,安排合适的法官前来解答。在整个咨询过程中,社区安排专人收集资料、现场记录,协助法官做好法务咨询。现场咨询结束后,社区将对每位咨询者进行电话回访,确保咨询实效。


“微协同”彰显合力

  社区充分借助法院法官的专业法务知识,解决居民提出的物业纠纷、人身伤害等疑难杂症,将矛盾纠纷解决在社区、在基层,助力构建一个无诉、平安社区。同时,社区积极学习法官调解过程中的好办法、好经验,助力社区提升整体协调矛盾纠纷能力。

  社区还充分发挥党员志愿者的作用。党员志愿者一方面将矛盾纠纷等迅速反馈给社区,另一方面积极参与“诉源治理工作站”的建设,协助做好记录、资料收集、电话回访等日常工作。

▲ 志愿者在为居民提供咨询调解服务。

  “诉源治理工作站”自5月11日成立以来,已为居民提供了12次专业法务咨询,解决了7起矛盾纠纷。困扰居民的问题在家门口得到了解决,居民的安全感、幸福感也得到了提升。

【作者:】 【编辑:匡小娟】